Clubhouse下載量破800萬、Twitter立馬推相同功能!「聲音大戰」打到哪了?
語音社交app Clubhouse爆紅,媒體巨頭紛紛準備迎戰,推特正在研發名為Spaces的競爭產品。 (來源:Pixabay CC授權)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2月初,邀請者限定的語音社群app Clubhouse在台灣及全球引爆一陣熱潮,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導,Clubhouse app全球下載量已經達800萬次,2月1日時下載量還只有350萬次,一個月內快速飆升。
app產業分析公司App Annie指出,其中,在美國下載的數量僅佔260萬,顯示Clubhouse成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許多app的下載數量以及實際註冊用戶數量往往有落差,因為許多人常常下載下來卻完全沒打開過app;但Clubhouse可能是例外,因為它採用邀請制,會下載app的人要不是有極大意願「排隊」等著加入,不然就是被已經加入的朋友或聯絡人邀請。
1月時,Clubhouse執行長揭露,週活躍用戶數成長為200萬人次,代表月活躍用戶數和總註冊用戶數比那更多。
人際互動程度最「適中」,成吸引用戶的「甜蜜點」
Clubhouse爆紅,主要是因為許多大咖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以及許多矽谷名人都在玩,用戶得以聽名人聊天。但根據不同外媒替Clubhouse貼的「標籤」,可以發現它的獨特之處不僅於此。
CNN形容,Clubhouse像是可互動的podcast或是會議電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認為,Clubhouse是脫口秀以及派對中的閒聊;《富比世》則表示,Clubhouse是次世代的TED Talks,還自帶即時Q&A環節。除此之外,Clubhouse還有充滿皮卡丘叫聲的「皮卡丘房」、讀詩、心理諮商等或娛樂或實用的語音內容。
Clubhouse降低其他媒介的重要程度、改把「語音」當成核心體驗,反倒激發了用戶互動的創造力和可能性。科技產業分析師歐陽(Jeremiah Owyang)評論,對人們來說,語音可說是「恰到好處」的媒介,不會像文字一樣不近人情,又不會像影片一樣太過侵犯。
「聲音社交」戰場開打
Clubhouse不意外地在app生態系中掀起一波浪潮,也開啟新的「聲音社交」戰場。歐陽在分析報告中羅列,目前市場中已經有33家主攻聲音社交的公司,而且數量持續增加。例如,Yalla、Tiya和Dizhua吸引來自中國、美國、埃及以及中東的用戶,一些公司已存在多年,因為Clubhouse爆紅連帶開始受歡迎。
一個較知名的語音社群app是Discord,它用VoIP技術自動把用戶說的話轉譯成文字,靈感來自電動玩家往往沒辦法邊玩遊戲邊打字。不過,去年Discord開始試圖淡化自身的遊戲色彩,它把標語改成「您聊天的好地方」、想要吸引更多一般用戶。這個行銷轉向奏效了,它的用戶人數從去年2月的140萬快速成長為10月的670萬。
大家最關注的,則是社群媒體巨頭臉書、推特將怎麼迎戰這位超新星?目前,臉書正在研發競爭產品,但不會很快出現。
推特則於去年夏天新增功能,讓用戶可以發「語音推特」,也正在建造名為Spaces的語音社交平台,預計3月會在安卓系統中推出--目前,安卓設備用戶仍無法使用Clubhouse,具備許多「名人資源」的推特或許有機會搶佔這群用戶。
Spaces團隊資深工程師布爾戈因(Rémy Bourgoin)表示:「我們很有興趣探索,語音是否會替公共對話添加新的連結層次。」雖然推特矢口否認他們現在在做的事是「抄」Clubhouse,但他們很明顯是受到後者的刺激。
未來,新興語音社交產業如何發展?歐陽做了幾個預測:
1. 快速被市場採納
2021年,由於隔離等行為仍延續,語音社交需求將一飛衝天。
2. 不只Clubhouse會得到大量融資
大部分市場中有3種玩家:最先的、最大的和不同的。也就是說,除了Clubhouse,創投會自動去尋找其他符合上述特徵的新創公司。
3. 科技巨頭收購語音社交公司
目前,只有Clubhouse和推特一馬當先,而落後的臉書和Google可能會收購其他語音社交公司,好讓自己有競爭力。其他創新力較慢的科技公司也可能會收購語音社交公司,把技術集成或整合到自家通訊系統中。
4. 疫後語音社交熱潮會暫時退燒
不過,歐陽認為,疫後國際旅遊重啟後,語音社交可能會暫時退燒,歐陽預測市場採用率大約會下滑3成,因為人們急著重新開始旅遊、度假。不過旅遊正常化後,人們又會重新開始使用語音社交。
歐陽也預測,在更遠的未來,由於語音社交展現大量機會,許多公司踏足這個新藍海,最後,將只剩下少數參與者,失敗的新創公司將枯萎,市場整合將開始。同時,社交語音會成為一般人的「新日常」,出現在所有數位互動環節中,就像網路留言和表情符號一樣稀鬆平常。
(參考來源:TechCrunch、The Wall Street Journal、MIT Technology Review、Jeremiah Ow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