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遊戲業者 面臨全球化的競爭

台灣遊戲業者 面臨全球化的競爭

台灣遊戲業者 面臨全球化的競爭
台灣遊戲公司主管對於2017年的整體市場,多半是樂觀看待,認為整體市場將有成長,產品會愈來愈多元。但業者坦言,市場雖然成長,但台灣市場的競爭早已經是國際化及全球化的競爭,本土業者如果沒有競爭力的話,很難占有一席之地。
業者表示,相較於電腦遊戲端(端遊)的時代,國外遊戲產品如果要進入台灣市場,多半要在台灣找尋遊戲代理商,負責在地行銷、中文化及社群經營等事宜。
但手機遊戲時代,市場遊戲規則已經丕變。如何說呢?首先,手機遊戲產品比較簡單易上手,遊戲原廠已不需要在當地找尋代理商,直接將產品套用繁體中文系統,就能夠透過國際大型平台在台灣發行和上市。
兩大國際手機遊戲平台(Google Play及蘋果iOS)的普及,讓遊戲原廠可以跳過代理商,直接接觸到消費者,消費者如果要購買,直接下載即可完成購買程序。加上FB(臉書)及LINE等社群平台及廣告的協助,遊戲原廠也不需要透過台灣代理商購買當地的媒體廣告,就能夠直接接觸到台灣的消費者。
在手機遊戲時代,台灣市場已經進入了大規模國際化的競爭。換言之,全球各地優秀、好玩的遊戲,都能夠接觸到台灣的消費者。而台灣本土的遊戲公司,已經沒有所謂的本土化優勢存在。產品一上線,馬上就要跟國際其他遊戲產品競爭。
也因此,遊戲業者表示,2017年台灣的手遊市場,已經進入了戰國時期。
大宇資訊也坦言,未來的競爭只會愈來愈大,不會趨於緩和。而競爭大也意味著獲利難,最後要回歸產品面本身,唯有好的產品搭配好的營運手段,才有辦法在這波競爭中站穩步。而台灣廠商或許應該跳脫台灣市場的框架,從全球藍海中獲取營收,才是成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