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iPhone 卻越來越窮?科技讓人再努力工作也不會變有錢?

 

儘管科技急速發展,但為什麼經濟成長仍舊低迷呢?
全新科技接連出現,明明盛況空前,為什麼沒有引發爆炸性的經濟成長,反而還有略微下降的趨勢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大致介紹美國經濟學者羅伯.戈登(Robert James Gordon)的想法。

在一八七○年到一九七○年期間,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驚人的變化。一八七○年,人們住在鄉村,隨處可見馬匹。再過了約五十年,世界開始有了電力,廣播與電影產業發達,汽車、飛機普及化,醫療方面也開始使用抗生素。種種變化,當真是波瀾萬丈。

相較之下,全新消費社會中最明顯的變化,應非智慧型手機莫屬。光靠一台智慧型手機,就能看電視、蒐集資料、與人交談,幾乎無所不能。不過,與過去種種革命性創舉相比,智慧型手機著實不算什麼。以上是戈登的看法。透過他的見解,我們可對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的原因,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每五年換一輛新車,就算享受新的科技,但與歷史性的革新相比,不足以帶給人們感動。

過去的產業革命,在美國和歐洲帶來了每年二%左右的經濟成長率,且長達一世紀之久。日本的成長率相去不遠。這種成長率再扣除高齡化、國家債務、個體差異等成本,最後僅剩○‧五%左右。戈登強調,這就是我們現居世界的真實景況。

讓社會變豐足的科技 vs. 產生階級差距的科技
我自己也有一個方程式。在發現新科技可以彌補人力的方法前,得花一段時間。為了維持成長,光靠科技並不夠。雖然人類需要提高勞動生產力的科技,但以目前狀況來看,比起提高勞動生產力,新科技取代勞工的情況反而更多。

為什麼在美國所形成的差距會擴大到這種地步呢?能因新科技而受惠的人極為少數。掌握企業的經營者或投資者(資本家)則能受惠。另外,以祕書這項工作來看,只要電腦能勝任這項工作,或許就不再需要祕書。新的科技會威脅到這類的職業。當然了,如果從事科技無法取代的職業,就不會受到威脅。老人照護無法光靠機器人來處理。這種「人對人」的工作不會消失。換言之,科技帶來許多差距,許多人就此被淘汰。科技對這些人而言,可以解釋成完全沒帶來任何利益。儘管直接受惠於科技的人提高了生產性,但其範圍有限。

(就像一八七○年到一九七○年間發生的情形)創造歷史的科技,其受惠者會廣為普及到中產階級;而另一方面,新科技的受惠者,並未普及到一般的中產階級,這是我個人的解釋。

經濟學者們談到勞動人口的兩極化。像位於金字塔頂端一%的偉大藝術家、足球選手等人,因全球數十億觀眾而收入增加。新科技普及全球的程度,與他們的收入增加呈正相關。科技正是造成差距的根源。請試著想像,全球有一半人口並未因新科技受惠,也就是因為這樣,導致經濟成長只有過去的一半。

「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回報」根本是幻想
想靠工作賺更多錢,是人類最根本的欲望,難道不會帶來經濟成長嗎?

人類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就會產生強烈的欲望,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一旦達成某個目標,就會產生更多欲望。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沒有極限。五十年來,我們的文明之所以會如此混亂,無窮無盡的欲望就是原因之一。我們不妨來看看五十年前的情況吧。一九六八年五月,法國的學生運動相當盛行,日本和德國也一樣。而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大學,則舉行了反越戰的示威遊行。

當時人們覺得,工業文明(Industrial Civilization)似乎會就此走向末日。大家都在想,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當初在巴黎拉丁區參與暴動的學生,就感覺到他們將會邁入另一個不同的時代。

六○年代的大眾文化,滿是歌曲、毒品、性愛。大家都有感於後物質主義時代即將來臨,也都知道應該要超越物質主義,以此面對生活。但這種文化並未持續太久。到了七○年代,人們開始擔心找不找得到工作。經濟成長率下滑。原本在六○年代的文明社會,物質主義的層面備受輕視,到了八○年代突然變得重要起來。如果想謀生,工作和努力兩者都很重要,不該認為物質主義已經走到盡頭。

這類保守革命,在現實生活中造成許多差距。「我們是因為想要工作的欲望,而得以成為團結一心的生命共同體。」因為此刻我們所討論的差距情形愈來愈嚴重,上述想法被徹底粉碎瓦解。換言之,經濟成長與一般人根本無關。「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賺大錢」這種想法本身毫不成熟。真實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

只要更努力工作,就會賺更多錢。不光是在美國,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幾乎都如此身體力行。但是,這種想法並未引發新一波的經濟成長。可促進經濟成長的是後期出現的新科技。不過,這項科技卻極具破壞力,人類不知該與它保有怎樣的關係,就這樣一直持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