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無事牌!學者:繼中印、兩韓衝突後 面對中共武嚇 台灣應超前部署
戰爭、空襲、襲擊。(示意圖 / 翻攝自Pexels.com)
《西線無戰事》是一本近百年的經典小說,內容主要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要面對兩條戰線的場景,不但陸續有多種語言的出版,更翻拍成電影及電視影集,反戰思維有了廣泛的關注與共鳴。小說內容除了呈現戰時士兵面對死亡威脅和極惡劣的殘酷戰況,更反應出當時人們對於戰爭的恐懼、對和平的期待,以及對照國家統治者對於權力與國家集體意識的利用,凸顯戰爭帶來人類無窮盡悲劇的開始。
諷刺的是,在多次大、小戰役的歷史經驗中,戰爭的無情與現實並沒有喚醒獨裁者的良知與反省,縱然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止後,已超過一甲子未爆發全球性、大規模的世界戰爭;但是,處於戰爭邊緣的區域衝突如幽靈般卻持續存在,顯然戰爭在人類有限的生命歷程中仍難消失殆盡,這呼應了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曾說過的「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人們從來都不知道汲取歷史的教訓」。
西線無戰事。取材自IMDB
流年不順:疫情肆虐、美中對抗、戰爭邊緣
今年(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多事之秋的一年,直至今日,全球仍深陷武漢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的肆虐,近期在中國北京、日本東京等地循環無端的持續蔓延,更是近半世紀內最廣、最久的全球性公衛危機;此外,部分國家內部的社會矛盾衝突將可能一觸即發,中國硬推《港版國安法》引起多數香港民眾的反對,以及美國警察執法過當導致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窒息死亡所引起的族群衝突,這些社會不穩定都一再考驗了國家政府的威信與能力。
不僅如此,區域內的軍事衝突也有不斷升溫的跡象,尤其亞太地區周邊國家在6月中旬接連爆發矛盾與衝突,恐怕這讓後疫情時期的國際政治環境更為混沌不清,甚至可能破壞原本自我克制的現狀氛圍。值得關注的是,「戰爭邊緣」的危機意識交雜著後疫情時期人們對國家社會復甦的不安全感,國際情勢恐怕可能會逐漸走向「新冷戰」的結盟對抗關係;同時,全球經濟環境也會深受影響,國家更可能為了避免爭端而走向保護主義之路,2020年的前景實在讓人堪憂。
近日,亞太地區似乎不太平靜,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矛盾在今年5月擴大,6月15日兩國邊防部隊在邊境爆發流血衝突,雖然造成的傷亡人數眾說紛紜,但兩國官方已對外證實出現部隊人員傷亡的事實,這也是自1975年以來,中印邊境再現軍事對立事件,許多評論認為印中衝突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消弭。無獨有偶,隔日(6/16),北韓炸毀位於開城工業區的南北韓連絡辦公室大樓,朝鮮人民軍甚至進駐開城工業園區,嗣後南韓部隊也不落人後進行邊境移防,朝鮮人民軍更回應將在兩韓軍事緩衝區重新部署兵力,朝鮮半島頓時陷入緊張情勢,周邊國家(尤其是日本)也擔憂受到波及。
亞太地區衝突情勢是美中角力戰的一環
除此之外,這段期間,台灣也陸續遭受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一架美軍C-40A運輸機在6月9日穿越台灣領空;隨後不久,中共解放軍也派出多架蘇愷30戰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不只如此,在朝鮮半島陷入危機的當天,台海週邊空域有二架美國軍機巡弋,中國解放軍殲10型戰機也隨即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美中兩國在我空域內相互較勁的意味相當濃厚。對中共而言,戰機立即出現在台灣空域除了是要對美秀肌肉之外,更是對國際社會發出堅定意志的警示;同時,也是對台灣有武嚇效果之目的。換言之,在美中互不退讓的形勢下,可見的未來,中共軍機軍艦臨近我空海域會是常態的現象。
蘇愷30。圖:網路圖片
持平而論,無論朝鮮半島危機、印中邊境衝突或是解放軍對台武嚇,不僅僅顯示衝突當事者之間的敵意螺旋不斷升高,猶如「大國權力PK賽」的縮影,是國際政治情勢下美中角力戰的一環。然而,雖然印中邊界的矛盾看似一發不可收拾,但是雙邊經貿仍相當綿密,加上印巴之間矛盾關係更添複雜,可以預期的是中國會祭出經濟誘因來緩和雙邊對峙的關係,就算仍有零星的衝突,但短期內會呈現有限的、克制的冷對抗狀態;至於朝鮮半島情勢,縱然南北韓已提高軍事準備,但是北韓內部的政治形勢尚未明朗,以及仍有經濟援助的需求考量,加上美、中兩國介入斡旋的前提假設,朝鮮半島依舊會呈現「關係對峙但不輕易直接衝突」的面貌。
面對中共武嚇不斷 台灣應作最壞的打算並超前部署
最後,需要特別關注的是,今年8、9月開始,隨著美國大選投票日逼近,選情勢必會日益熱烈,尤其國內種族衝突及疫情難控的壓力下,川普如何挽回選民的支持與認同,在美中關係、國際情勢與區域安全等議題上將可能會採取快速平息的作為;換言之,「在可控的範圍內」來提高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功能與作用,避免區域出現難以回復的狀態,同時又能持續對中國採取強硬的反制,這會隨著選舉白熱化而成為的民主、共和兩黨相互競逐的話題,勢必也會對印太區域的未來發展帶來影響。
依過往經驗來看,西太平洋地區短期內要爆發戰爭的機率雖然不高,但仍有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位居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心的台灣不能等閒視之,尤以中國對台的軍事威脅從未停止過,甚至有頻繁騷擾的跡象,我政府除了要嚴陣以待,並與美、日、澳、英等國合作分享相關情資之外,更應當謹慎觀察國際情勢變化,沙盤推演可能的情境,並就可能的最壞狀態提出因應對策以超前部署,提高危機意識是當前必須有的心理準備。
作者》 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