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巨擘莫里森殞落

 

【台灣醒報記者郭詠琳綜合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妮.莫里森於5日離開人世,她的生平著作多探索非裔美國人生活中面臨的處境,替他們在白人的強勢文化下發聲。莫里森擅長運用多種意象與文學手法,也經常使用對比的方式強烈映照出美國階級地位懸殊,呈現在白人的強權下,非裔黑人只能以暴力與消極處理問題。

據《時代雜誌》報導,非裔美籍作家托妮.莫里森5日辭世,享壽88歲。莫里森出生於經濟大蕭條嚴重的俄亥俄州,父親為了維持生計,在鋼鐵工廠就職。但她的家庭仍十分注重教育,父母從小就告訴莫里森無數民間故事,莫里森本身也十分喜愛閱讀珍奧斯丁及馬克吐溫等文學巨擘的作品,這些都成為滋潤她文學心靈的養分。

《衛報》則指出,莫里森創作超過50年,她曾在 1993年以《索羅門之歌》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1988則因《寵兒》得到普立茲文學獎,2012年歐巴馬更親自贈與總統自由勳章,肯定莫里森的非凡表現。

莫里森曾表示,她不喜歡別人描述她的作品「具有詩意」,因為她想要討論的議題是非裔美國人面臨的不公平,所以她的小說中多探討黑人的暴力與女性自我認同。余光中之女、學者余幼珊曾說,莫里森的作品呈現「美國白人經緯交織出一張網,網洞望出去,人人的自我認同皆扭曲變形」。

《最藍的眼睛》是莫里森寫的第一部小說,作者運用許多意象,描繪出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影響下,只能消極的面對問題,甚至欺負自己人。女主角佩蔻拉想擁有白人女孩漂亮的藍眼睛,最後卻發瘋;女主角的母親寶琳則追求電影中白人的時尚,但卻遭來黑人同事的訕笑,顯示莫里森運用著十分成熟的筆法,娓娓道出身為非籍美國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