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看尉天驄:台灣文學的守護者 用結婚禮金辦雜誌
「文學季刊」創辦人、作家尉天驄今晨於台北辭世,享壽84歲。他一生守護台灣文學,在最嚴峻的時刻提供發表空間、於最關鍵時期推動重要思潮。文訊總編輯封德屏形容他是「台灣文學的推動與守護者」 ,文化部長鄭麗君則形容他是「台灣文壇的拓荒者」、台灣文藝精神的重要典範,將呈請總統褒揚。
尉天驄1935年生於江蘇石碭,政大中文系畢業,擔任政大中文系教授多年。著作包括小說集「到梵林敦去的人」、評論集「理想的追尋」、散文集「天窗集」等。
1958年尉天驄接手「筆匯」月刊,和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人介紹新的文化思潮,為沉悶的台灣注入新的文化動能。「筆匯」停刊後,他和陳映真一起創辦「文學季刊」,挖掘黃春明、劉大任、七等生、施叔青等作家,開啟台灣文藝復興時代。
1973年文季復刊,刊出黃春明的「莎喲娜啦‧再見」與王禎和「望你早歸」、唐文標「詩的沒落」,引發現代詩論戰,間接引爆鄉土文學論戰。風波過後,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為時代留下見證,也是研究鄉土文學最重要的參考資料。
為了台灣文學,尉天驄傾盡所有。他在南門市場附近的家,是文壇好友吃大鍋菜、打地鋪聊天的地方。尉家從不上鎖,文友來發現沒人在,自己開門進來、吃過東西後留張紙條說某某人來了。他用結婚禮金付「文學季刊」印刷費,黃春明寫「鑼」時,一邊寫一邊做便當外賣,尉天驄還派妻子每天到黃家催稿。
「在文壇他不是最主流的,但總是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把邊緣者推上舞台。」封德屏認為,尉天驄用生命和感情理解同代的創作者,推動他們發光發熱。這十年他寫了兩本回憶錄「回首我們的時代」和「荊棘中的探索」,用溫熱的文字,讓現代讀者理解這些文壇開拓者的時代與心靈。今年十月黃春明舉辦小說發表會,尉天驄坐輪椅參加,當天說的話比他自己在六月新書發表會的話還多。
「他比任何一位知識分子,更具有深沉的台灣情感。」作家陳芳明這麼形容尉天驄。1970年代起,尉天驄提出以台灣為基點、擺脫政治束縛、建立人性的文學,此一理念貫徹他的一生。對尉天驄而言,台灣已是鄉土,他也是台灣文學最堅定的推手與守護者。